各市、州、县教育局:
《湖北省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湖北省教育厅
2017年12月26日
湖北省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
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根据《湖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鄂政发〔2016〕16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推进我省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坚持正确育人导向,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2.坚持普职并重。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协调发展,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高中阶段教育。
3.坚持公平公正。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不断完善规则程序,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为学生创造平等升学的机会。
4.坚持科学规范。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使学、考、招有机衔接,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5.坚持因地制宜。实行省级统筹管理,以市(州)为主实施,注重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完善各项工作机制。
(二)改革目标
2017年,启动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8年,全省推进除招生录取机制改革外的其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20年全省全面推进改革。2023年,全省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二、主要任务
(一)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1.建立健全考试制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初中学生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基本依据。我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初中学生毕业、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两考合一”,考试结果“一考多用”。任何市(州)、县(市、区)和学校不得另行组织高中阶段学校招生选拔类考试。全省在籍初中学生均须按要求参加并完成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除省教育厅明确作出规定外,各地不得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权下放到县级及以下部门或单位。
2.明确考试科目。为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设定的全部科目和全省统一开设的地方课程均纳入我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鼓励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考试成绩,克服分分计较,避免过度竞争。
3.提高考试命题质量。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依据教育部、省教育厅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而确定。考试命题要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对有关学科教学实验操作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省教育厅将适时发布《湖北省初中学业质量标准》,并对各地各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质量进行评估。
4.科学制定考试方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由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指导意见》(见附件1),结合本地实际研制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1.建立健全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与评价,是培育学生良好品行、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全省在籍初中学生均须按要求参加并完成综合素质评价。
2.准确把握评价内容。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重点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合理设定评价内容和要求,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
3.加强评价过程与结果管理。我省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采取以学生“写实记录”为主要依据、由初中学校组织“等级评定”的方式进行。初中学校和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写实记录,对记录材料的真实性及时审核;指导学生做好具有代表性的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的遴选整理;对“写实记录”和等级评定结果进行定期公示;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充分利用记录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不断进步。各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初中学校要加强对综合素质评价过程和结果的监管。
4.科学构建评价体系。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湖北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意见》(见附件2),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完善评价内容和要求,研究制定评价量化标准和工作方案,与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指导、督促本地初中学校具体组织实施。
(三)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1.严格实行招生计划管理。各市(州)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计划总量由省教育厅按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依据各地初中毕业生数和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统一下达到市(州)。各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计划由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各校办学规模的基础上,依据有关招生政策分校下达。跨市(州)招生、中外合作办学等特殊招生计划由省教育厅另行下达。
2.明确招生录取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我省所有高中阶段学校各类型招生录取的依据。其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由“计分科目+等级呈现科目”组成,计分科目的计分方式为原始卷面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原则上以等级呈现方式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也可探索基于等级、以折算分数计入录取总分的方式。具体招生录取办法由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研究制订并组织实施。
3.切实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初中学校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动手能力强、职业倾向明显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初中毕业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实行“知分填志愿”。国家、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和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实行提前批录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的办法。
4.完善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分配生政策。继续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按不低于80%的比例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的做法,分配生名额适当向农村初中学校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禁止单独组织考试确定分配生资格,禁止面向已具有分配生资格的学生再次组织选拔性考试。落实分配生政策的具体工作方案,由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研究制定。
5.推行特色学校自主招生政策。自主招生政策只面向有办学特色的高中阶段学校,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旨在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地发展,满足有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自主招生的名额按不超过总招生计划的5%进行控制。自主招生的学校资格及其招生计划控制数由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研究确定,并报省教育厅备案。自主招生的范围控制在学校所在地市(州)地域内;确需跨市(州)招生的,须报省教育厅批准,并与相关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协同实施。自主招生的时间统一安排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束之后。自主招生的方式按照“学生自愿申请、招生学校依据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自主确定”进行。严禁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竞赛成绩作为自主招生资格前置条件和录取依据,严禁以自主招生名义“掐尖”、提前招生、降低要求招收“线下生”等。
各市(州)要研究制定特色高中学校创建标准,严肃开展特色高中学校认定工作;要严格规范本地学校自主招生的办法与程序。各相关学校要制定自主招生方案,报经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向社会公告,并将自主招生的各个环节和录取结果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各地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政策措施。
(四)推进改革试点
从2017年秋季招收的初一年级学生开始,确定宜昌市开展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重点在改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呈现形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运用、招生录取计分科目构成和录取办法等方面进行探索。
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市(州)从2018、2019年秋季招收的初一年级学生开始,择时开展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机制改革的试点。
在2023年之前,未参与试点的市(州)可继续按现行的招生录取方式进行招生。
(五)加强考试招生管理
1.严格考试考务管理。各地要认真遴选命题、监考、阅卷人员,规范命题、监考、阅卷程序,严格保密纪律;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精心组织每次考试,确保本地学业水平考试安全顺利,全力维护考试公平公正。
2.减少和严控招生加分项目。自2017年秋季招收的初一年级学生开始,各地要取消体育、艺术、科技创新、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项目,学生的相关特长和突出表现等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除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确需保留的加分项目外,各市(州)不得新增地方性加分项目。各市(州)要严格控制加分分值,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
3.加强对学校招生行为的规范和监管。我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继续通过全省统一网络工作平台,由各市(州)招生考试机构办理录取手续的方式进行。各地要完善工作方案,严肃工作纪律,加强过程监督和管理,确保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公平。按照事项管理权限,未经省、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地方和学校不得擅自超计划招生、跨市(州)招生、降低录取要求招生或在学业水平考试结束之前提前招生。未在招生考试机构办理录取手续的学生,将无法取得高中阶段学校学籍。严禁委托社会中介和个人招生,严禁各类有偿招生,严禁录取不具备录取资格的考生,杜绝虚假招生宣传,严防恶性抢拉生源,维护正常招生秩序。
4.完善考试招生信息公开制度。各地要及时向社会公布考试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录取结果等信息,接受考生、媒体和社会的监督。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本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领导,提请本级政府加强领导,整合部门力量,切实加强改革工作的统筹规划,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订推进改革的具体《实施办法》,并领导和指导所属各县(市、区)顺利实施改革。2018年3月底前,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本地《实施办法》报省教育厅备案。
各市(州)、县(市、区)要系统设计,制定改革各项配套政策和制度,采取得力措施,建立有效工作机制,精心组织实施。要充分考虑教育工作的特点,提前公布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各项改革。
(二)深化教学改革。各地要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合理安排各学科教学进度,既开齐开足国家和省规定的各门课程,又有效分散学生考试压力。要加强初中学校校长和教师培训,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配备、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条件保障,提高学校课程实施能力,满足学校正常教学需要;定期对初中学校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严禁压缩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物理化学生物实验课、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的课时。严禁学校、学生以任何理由提前终止课程方案规定的教学任务,不按要求完成学业水平考试。
(三)提升保障能力。各地要加强考试机构、考务组织、招生录取等方面基本能力建设,构建科学、规范、严密的教育考试安全体系;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开展试题研究和分析,不断提升考试命题质量和水平;由市(州)、县(市、区)两级政府通过财政预算统筹做好相关经费保障,确保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顺利实施。省教育厅将基于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平台,研究开发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供各地使用。
(四)强化诚信管理。各地要加强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的诚信教育,对参与考试命题、审题、阅卷、招生录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等实行诚信档案管理。
(五)严格责任追究。各地要完善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机制,明确各方面职责,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在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过程中的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和其他失实、失信等违纪行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省教育厅将对各地推进改革的情况进行调研,对各地违纪违规追责情况进行督办落实。对不严格执行改革精神和要求或推进改革工作不力的行为,将按有关规定和程序严肃问责。
(六)做好宣传引导。各地要认真做好改革政策措施的宣传解读工作,及时回应学生、家长和社会关切。畅通信息公开发布渠道,针对公众关心的问题,主动、及时、全面、准确地发布信息。加强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中等职业学校免费等惠民政策的宣传,为推进改革、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附件:1.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指导意见
2.湖北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意见
附件1
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指导意见
为统筹推进我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指导各地更好地研制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方案,结合我省实际,特就我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有关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考试科目
我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统一确定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共15科。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情况,统一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内容。
二、考试方式及分值
语文、数学、外语实行纸笔分卷考试。卷面分值分别为120分。外语考试应包括听力测试、口试等方式。
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物理和化学、生物和地理分别实行纸笔合卷考试。各科卷面分值为:物理7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各60分,化学、生物、地理各50分。
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采取现场操作方式单独组织考试。每科10分,共计30分。考试办法由各市(州)研究确定。
体育与健康实行现场测试和平时考核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初一、初二、初三平时成绩各计5分,现场测试计35分,总分50分。考试办法由各市(州)研究确定。
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实行纸笔考试、技能测试等和平时考核相结合的考试方式。考试办法及分值设定由各市(州)研究确定。
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实行纸笔合卷考试。考试办法及分值设定由各市(州)研究确定。
鼓励有条件的市(州),选择部分学科积极探索统一机考等考试方式。
省教育厅将针对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等科目的考试工作分别提出指导意见,供各地参考使用。
三、考试时间
原则上,全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统一安排在每年的6月20-22日进行。生物、地理考试时间统一安排在初二年级下学期;其他科目的考试时间统一安排在初三年级下学期。各科目的具体考试时间由各市(州)研究确定。
四、考试命题
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研究和监管,定期组织命题人员培训,给予命题人员充足的命题时间,确保试题的科学性、导向性和创新性,不断提高命题质量。鼓励有条件的市(州)开展联合命题。条件成熟时,逐步推进全省统一命题。
省教育厅将对各市(州)的命题质量进行评估,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公布评估结果,积极引导各命题单位提高命题质量。
五、考试成绩呈现与运用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各科成绩可采取分数或等级形式呈现。其中,等级形式呈现的成绩可分为A、B、C、D四个等级。
在用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时,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使用作出如下规定:
1.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等4科以原始卷面成绩计入招生录取总分。
2.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等6科中,按照文理兼顾的原则,至少将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和化学4科作为招生录取的计分科目,以原始卷面成绩计入招生录取总分。未被选择的科目以等级形式纳入招生录取的依据。
3.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的考试成绩,以原始得分计入招生录取总分。
4.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5科成绩以等级形式纳入招生录取的依据。
5.报考普通高中学校的学生,其以等级形式呈现的成绩中,最多只允许有一个最低等级(D等)成绩的科目。
六、考试组织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涉及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教育公平公正。各地要切实加强领导,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尤其要加强对考试命题、制卷、运送、保管、分发、施考、评卷等各个环节的监管,严肃考风考纪,确保考试顺利进行。
附件2
湖北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指导意见
为统筹推进我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指导各地更好地研制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方案,结合我省实际,特就我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关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准确把握评价目的和原则
通过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校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认识自我,积极主动地全面发展;促进评价方式改革,改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依据。
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坚持方向性,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指导性,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成长过程,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优势,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坚持客观性,如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真实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基于事实进行评价;坚持公正性,规范评价程序,强化有效监督,确保评价过程公开透明,评价结果公正可信。
二、科学设置评价内容
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察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价的主要内容为:
1.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学生在爱党爱国、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具体看学生参与团队活动、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的次数、持续时间和体验收获。如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无偿帮助;到福利院、医院、社会救助机构等公共场所、社会组织做无偿服务;为赛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活动做志愿者。
2.学业水平。主要考察学生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重点是各学科的平时学习和获奖情况,学习习惯养成、基本学习能力形成情况,实践创新成果等。
3.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心理素质和生命安全意识等。重点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体育运动技能项目,参加体育运动的效果,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表现等。
4.艺术素养。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的能力。重点是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团队活动的成果等。
5.社会实践。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动手操作、体验经历等情况。重点是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如安全事故应急逃生演练、与所学课程有关的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生产劳动、勤工俭学、社会调查等。
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要基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本地实际,参照《湖北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要点》(样式附后),准确把握各要素的内涵,进一步细化、科学确定“评价要点”。每个要点中填写的内容应是可观察、可记录、可查证的客观事实。
三、规范评价程序
综合素质评价由初中学校具体组织实施。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成长记录的规章制度,明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办法。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贯穿于学生初中学习阶段的整个过程,学校要指导学生及时提交活动“写实记录”、定期遴选整理典型事实材料,组织做好相关材料的审核和评价结果的公示等工作。
1.写实记录。“写实记录”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学生应结合评价要点采用写实的办法将自己参与活动的表现客观记录下来,包括活动的名称、内容、经过、成效以及证明材料等。学校要以班级为单位,充分发挥所有学科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作用,指导学生客观记录活动,撰写活动收获与心得,确保学生活动记录真实准确、有据可查。
2.评定等级。初中学校要基于学生“写实记录”和相关典型材料,对学生在评价内容五个方面的行为表现,定期开展等级评价。原则上,评定结果可按A、B、C、D四个等级予以呈现。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应结合评价内容中“评价要点”,科学制订《综合素质评价量化标准和办法》,确定每个维度、要素的等级评价量化标准。每位学生每一项的最终评价等级,应由各个周期评价所评定的等级加权量化生成。各地在制订综合素质评价量化标准时,应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次数、过程和深入程度,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和经验的获得,注重学生在品质、思维、能力等方面的锻炼成效,注重同学之间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度,注重基于客观事实和数据的评价。
3.公示审核。每个评价周期结束后,初中学校要对学生提交的记录材料和等级评定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县(市、区)、市(州)地域内的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统一平台公示。
对公示期间的举报事项,初中学校要认真调查核实,及时给出处理意见,并将最终处理结果经学生及学生家长签名确认后予以公示。
初中学校参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个环节工作的相关教师、部门负责人和学校领导,都应履行签字手续。
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应通过明确责权、规范程序等,对“写实材料”审核、举报事项查核、等级评定、评价材料与结果公示等提出工作要求。各初中学校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报经学校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严格执行。
四、建立电子档案
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的内容和格式提出具体要求。各初中学校要对相关材料进行汇总,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档案。档案主要内容包括:①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②学生主要的成长记录(包括评价内容五个方面的突出表现)和评定的等级;③学生毕业时的简要自我陈述报告和教师在学生毕业时撰写的简要评语;④典型事实材料以及相关证明。
档案材料要突出重点,简洁明了。教师评语要客观、准确揭示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校要对学生的档案材料进行审核。
五、加强组织管理
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考试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各市(州)、县(市、区)和初中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地要加强宣传,营造公开、公平、公正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社会环境;加强培训,提升初中校长和教师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能力;建立公示制度,畅通举报渠道;建立申诉与复议制度,对有争议的结果重新进行审核确认;建立督查制度,对档案材料真实性进行抽查,把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作为评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诚信责任追究制度,对弄虚作假者按有关法律法规予以严肃处理。
附表:湖北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参考要点
附表
湖北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参考要点
维度 |
要素 |
评价要点 |
思想品德 |
爱党爱国 |
参加团、队活动情况 |
参加班组活动情况 |
||
…… |
||
诚实守信 |
个人诚信维护情况 |
|
…… |
||
仁爱友善 |
参加公益活动情况 |
|
参加志愿服务情况 |
||
…… |
||
责任义务 |
社会责任实践情况 |
|
…… |
||
遵纪守法 |
遵纪守法情况 |
|
…… |
||
学业水平 |
学业成绩 |
各学科平时测验成绩 |
学科学习获奖情况 |
||
…… |
||
学习能力 |
学习习惯养成情况 |
|
基本学习能力形成情况 |
||
…… |
||
研究创新 |
实验研究基本方法掌握情况 |
|
创新制作作品情况 |
||
…… |
||
身心健康 |
体育锻炼 |
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体育活动情况 |
体育运动特长及其获奖情况 |
||
…… |
||
体质健康 |
体质健康测试结果 |
|
…… |
||
心理健康 |
主动与家人、老师、同学交流情况 |
|
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表现情况 |
||
生命安全意识和应对安全事故的表现 |
||
…… |
||
艺术素养 |
艺术兴趣 |
参加艺术活动的情况 |
艺术兴趣(特长) |
||
…… |
||
艺术表现 |
作品创作及其获奖情况 |
|
…… |
||
社会实践 |
体验经历 |
参加安全事故应急逃生演练情况 |
研学旅行情况 |
||
社会调查情况 |
||
参加生产劳动情况 |
||
…… |
||
实践成果 |
形成作品或成果情况 |
|
…… |
评价要点是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举要,具体细则由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研究确定。学生根据“评价要点”填写时,要求内容具体,如“参加公益活动情况”,要说明参加活动的内容、次数和持续时间、体验收获等;“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表现情况”,应有典型事例及相关材料佐证。
版权所有 © 北京网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湖北114招生网 –湖北招生考试信息网,湖北高考政策,湖北高校推荐,湖北自考成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100029
电话:010-80788512 传真:010-80788512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24748号 技术支持:中国网库[
46.875]